這是報告 = =


因為只要求簡單的心得,所以還算好寫,字數限定800~1000,我一個晚上就飆過1550,所以最後是草草結束的。當然既然是要交的報告,文字上當然會噁心不真實一點,但多少也能表達我的真實感想啦呵呵。因為說真的演出的確不錯,將就著看看吧!




說來慚愧,住在全台灣人文藝術活動匯聚之地的台北市,從小到大我卻鮮少參加類似的文藝活動,平常也沒有關心這類節目的習慣。身為中文系的學生,這樣缺乏文學素養應該是少見的吧?這樣想起來就更慚愧了,多虧有了這次機會,以後我會多留意這樣的節慶活動的。

我對新詩一向缺乏熱誠,因總覺得那不同於古典詩歌甚或現代的小說散文,是有感覺就能寫出的東西,無須鋪陳,不必講究語法,一言以蔽之,完全無技巧可言,是多麼膚淺而缺乏藝術價值的創作型態。但在這次參與了國際詩歌節的節目之後,不能說完全,但至少的的確確改變了我一部分的觀念。我那時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新詩可以那麼美,創造出如此空靈夢幻的氛圍,這可是我之前完全始料未及的。

那天是和同學一起去的,十一月四日的開幕場,地點在西門町的中山堂。之所以這麼早,其實是抱著「既然是作業就早點看一看早點結束」的心態,加上那週正值期中考,根本是沒什麼心情的,因此本也不期待看到什麼。但在一進入中山堂後,我的心情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開場,我只是驚訝於場地的規模與參與的人數罷了。身為從沒進過台北中山堂的土包子,我開口的第一句話是:「原來中山堂有那麼大呀?我一直以為只有個小講台之類的耶!」我同學笑說:「台北市辦的怎麼可能馬虎到哪去?」

我們進去時節目已經接近開始,座位邊燈光是昏暗的,台上則因強烈的投射光束而顯得色彩繽紛。如果要我說這場演出最大的缺點,就是配樂音效的分貝太大,幾乎把麥克風的聲音完全掩蓋。因為聽不到台上演出者的對白,有好幾個表演從頭到尾都讓我一頭霧水,想想真是可惜,希望下次能夠改進。

開幕與大部分的節目相同,是由司儀簡介活動流程、參與嘉賓等等。關於這司儀我也有必須抱怨的地方:英文說不好就算了,連國語都說的頻頻吃螺絲、看小抄,難道她上場前不需要背稿的嗎?又或者是人手不夠?總之這種素質真的需要加強了。

接著放的是詩歌節的宣傳短片,是我在捷運螢幕上常常看到的影片之一,最初的感覺只有眼熟,搞清楚後便轉為慚愧,這個影片我每天在看,卻從沒有試著去了解它所代表的意義,這樣的我實在不配稱為台北人呀!

下個節目由北市文化局長親自上陣,朗誦他為這場節目親手寫的詩。老實說,現場過於大聲的背景音樂,讓我幾乎聽不懂他詩中的內容。所能感覺的只有那種帶著英國腔、慢條斯理的中文發音,抑揚頓挫間造成的奇異閒適感。我用最舒服的姿勢坐著,一邊忍受耳膜刺痛,一邊又感到無比的輕鬆,算是個特殊的經驗。

整個演出中我最喜歡的節目之一,就是由前一陣子詩歌大賽中選出的首獎得獎人所演奏的詩歌,尤其第二位得獎者用吉他演奏的簡單詩歌「正在開鑿的出路」。整首詩雖然於文字上沒有什麼變化,在她略為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一遍遍詮釋之下,整個會場上的氣氛瞬間變得空靈無比。而在當天的節目全部結束後,我和我同學都有試圖找尋她的演奏CD,可惜的是主辦單位沒有提供。只能說她的年紀跟不會大我們多少,卻能夠得到這個獎項,水準果然不容小覷。

其實還有很多是我無法記憶,或無法看懂的部份,如一些將詩融入現代舞的演出。我知道文學藝術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表現作者的意志,而表現的方式有很多種,或文字或繪畫音樂。但現代舞卻是我始終無法理解的領域,更別說還有高分貝配樂的干擾。看著舞者奔跑並大規模舞動四肢,一直到結束,我還是完全無法了解他們想要表達的內容,以至於現在已經將之忘的一乾二淨,實在是一種遺憾呀!

最後我一定要來提一下壓軸的節目,幾個演出者採用戲劇形式表達詩歌中的意境並吟詠:羅智成的「夢中村落」與鴻鴻「每一個醒來的早晨」。淡淡悲劇性的文字表現的是對故鄉的思念與家國破亡的深沈悲哀,是一晚上下來聽到最打動我心的作品。

總而言之,這次的詩歌節改變了我對新詩的看法,其實原本還想多參加幾場的,無奈於那時還在考試期間,只好等等以後的機會囉。




那兩首詩我真的滿喜歡的,今天太累了,改天再貼上來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虫殿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