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從別人部落格偷來滴~(非本人原著!)

引言

我這個人生平沒啥大嗜好,就是愛看書,尤其是小說。自從魔戒和阿利波特在我當兵的時候席捲全球,奇幻文學終於大吐一口原本被視為不入流文學的鳥氣。我當然也沒有錯過這股風潮,趁著翻譯本的紛紛問世,狂看了一堆。今年,就當作是自己做些備忘錄,把到現在自己看過值得稱得上經典的幾部奇幻文學作品做個總複習。




1.奇幻文學導讀

1.1魔戒的現世

要研究奇幻文學,就一定要談到奇幻文學的3+1部經典(四書??),第一部首推奇幻文學之祖,魔戒的作者扥爾金(J.R.R Tolkien,1892~1971),他對奇幻文學最重要的貢獻是奠定了奇幻文學世界的基本架構,其實看過魔戒原書的人可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魔戒的世界建構得讓人摸不著頭緒,常常會突然插入一些令人感到有點陌生的歷史或地理資料。這種感覺其實並不令人意外,扥爾金一生的志願是用英文寫一篇屬於英國人的創世紀神話故事,而這些歷史與地理資料的來龍去脈其實是收錄在魔戒的真正前傳【精靈寶鑽】這本書裡,這本書也才是扥爾金真正為奇幻文學所打下的基礎;從扥爾金的世界史來看,魔戒三部曲所說的故事,其實是屬於很近代的東西了。


整體而言,不管是在精靈寶鑽或是魔戒裡,扥爾金史詩般的奇幻文學風格一直與他想寫一部神話史的夢想一致,既然是定位在歷史故事,對於探討人性的掙扎和友情愛情這種東西就是其次了。也因此看扥爾金的作品,感覺比較像是從另一個空間鳥瞰一段歷史的演變,重點是歷史故事本身,主角只是劇情的陪襯,只是時間之河裡來來去去的一粒沙。換句話說,扥爾金的世界是先想好故事,才有人物。好比是舞台劇,故事情節都已經寫好了,只是找人把他演出來,演的人本身的性格是不是戲裡表現出來的樣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戲裡人物在故事裡所代表的意義(ex:在魔戒裡最後是不是佛羅多毀掉魔戒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魔戒是被哈比人毀掉的,而哈比人代表著單純與樂天知足)。總而言之,公主王子有沒有先互拋媚眼,情話綿綿再親熱一番不是扥爾金關心的,反正他們要在一起就對了。



1.2龍槍的勝利


繼扥爾金之後,第一部具有和扥爾金的世界同樣完整的歷史背景架構的,首推崔西·西克曼和馬格麗特·魏絲(Tracy Hickman,Margret Weis)在1983-84所主導誕生的【龍槍Dragon lance】系列。當然,幕後的推手紙上遊戲設計公司TSR(Tactical Studies and Rule)功不可沒,因為龍槍的世界其實就是以有名的紙上遊戲【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簡稱D.D.)的架構背景量身打造的。


由於龍槍誕生在美國,又是美國人所寫,寫作的風格自然是跟英國老前輩扥爾金大異其趣,龍槍的故事除了繼承扥爾金嚴謹的歷史背景與世界組成之外,最大的轉變是故事的主軸來到了對人物的描寫,以人物的性格來決定故事未來的發展。探討善與惡之間的灰色地帶,人性在各種世俗價值之間的掙扎,故事的主角在此變得非常貼近我們的想像,感覺就好像我們之中的一份子,喜怒哀樂嘻笑怒罵,而又因為人物的性格決定了他們各自的結局。這種以人為本位的故事鋪陳方式是奇幻文學在美國發展出來的一大特色。


既然龍槍的主軸定位是先有人才有故事,那探討主角的行為動機就變成一種很重要的課題,因為主角必須有血有肉,讓人能夠理解,能夠同情或讓人渴望傚仿。因此,龍槍的故事就自然而然發展成了上下縱橫好幾套系列和短篇的鉅著,好交代清楚在主軸故事進行時未免牽扯太多失焦而割捨掉的某部份或某個人各自的故事情節(以後會介紹的【靈魂鎔爐】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這種多點式的故事鋪陳方式有個好處,那就是故事的張力夠,自由度又高,作者可以隨時在另一個時空另一個地點另闢戰場展開論述,不用害怕一次給出太多次要的資訊而干擾到故事本身的流暢性;同時又能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寬度。



1.3暗黑精靈的自我流放之旅


龍槍在1984年於美國大賣之後,TSR公司趁勝追擊,從1988年開始推出大部分由R.A.薩爾瓦多(R.A. Salvatore)主筆的另一個系列小說【被遺忘的國度Forgotten Realms】(講以這個系列為背景的電玩【柏德之門Baldur`s Gate】比較多人知道)。薩爾瓦多生於1959年的麻州,他對奇幻文學的興趣可以追溯到大學時代的聖誕禮物—扥爾金的魔戒—對他的影響。他筆下的世界,基本上也和龍槍一樣脫離不了扥爾金的世界組成元素:原始的地表風貌,各式各樣的種族與鮮明的民族色彩,劍與魔法。而拿龍槍來比較的話,雖然同樣是美國人所寫,且同樣是TSR公司所推出的小說,被遺忘的國度和龍槍在故事的鋪陳和寫作風格上卻又有了很顯著的不同。


被遺忘的國度系列可以視作是一部很典型美國式的奇幻文學小說,充滿了濃厚的個人式英雄主義色彩;在戰鬥的劇情中,也加入了大量好萊塢式的武打場面,詳細的動作細節描述會讓人有像在看電影般的快感。薩爾瓦多的故事鋪陳方式,和龍槍同樣是以人為本來進行,但卻是只以一個人來當故事主軸進行貫穿全場的主要任務,那就是他成功塑造出來的遊俠—暗黑精靈崔斯特。藉由崔斯特的自我追尋之旅,來帶領故事的節奏,來反映真實世間中的人事物和世俗價值並加以探討。感覺上,崔斯特就像是西部牛仔,四處維持心中所謂的正義,保護弱小,卻又不被世俗價值所束縛,總是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瀟灑又自在。而這種牛仔精神正是構成美國文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除此之外,在人物塑造這點上,薩爾瓦多做出了一個扥爾金和龍槍都沒有的創舉,那就是選擇以一個精靈而不是人類作為故事真正的主角。對一個以一人貫穿全場的小說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舉動,值得拍拍手喊bravo。因為精靈從扥爾金開始就被設定為可以活很久,他會有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去成長,只要作者一直有靈感,就不必去考慮主角的年齡和老死,故事可以一直寫下去不會有深度的問題。換句話說,崔斯特的傳奇故事其實是美國版的一千零一夜。另外,故事的進行方式也和龍槍有差別。龍槍的故事進行並沒有明確的時間順序,也就是說,龍槍的故事並沒有一定要從哪一套先看不然會看不懂的問題。但是崔斯特的故事由於是圍繞著主角一個人,所以故事是按照著時間的順序在進行,有前後之分。如果前面不小心跳過一本,讀者一定會在閱讀的時候感到很明顯的少了些什麼。



1.3+1霍格華滋魔法學校


進入了一個新的千禧年,奇幻文學的潮流又吹回了英國。講到哈利波特,現在應該是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好不好看大家也大概都心裡有數。說實在的,我對阿利波特這部小說和作者J.K. 蘿琳的評價是晚節不保。蘿琳的世界組成完全脫離了扥爾金中土大陸式的華麗與壯擴,把戰場拉回了文明的現世,並且把另一個扥爾金世界的構成元素:劍與魔法,簡化為只有魔法單一主軸。可以說蘿琳的奇幻文學自成一格,或許有借用到一點扥爾金世界的元素與角色,但都已經不是原本的面貌了。少了這麼多能發揮的東西又想要寫一系列的長篇,對一個作家而言實在是一種艱鉅的考驗。然而蘿琳做到了,靠著她的創意,哈利波特的魔法像小飛俠一樣成為孩子們的經典—至少在前兩三集是這樣沒錯。


但是隨著故事一本接著一本的推出,蘿琳的魔法世界組成不夠寬廣,歷史背景不夠深沉的致命傷已經是一覽無遺,除了探討哈利波特漸漸進入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變化和不斷增加一些現實世界中的元素(ex:狗仔隊和新聞媒體)之外,蘿琳的世界觀似乎顯得狹隘。意思就是說,蘿琳的魔法世界並不具有自己發展出新故事和傳說的可能因素(不要忘記,魔戒、龍槍和被遺忘的國度都是同個架構下出來的東西,卻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壯闊史詩和風格,並且至今還持續影響整個奇幻小說和遊戲的構成),而必須依靠蘿琳這位母親的創意才能繼續存在下去。而很遺憾,來自於現實世界中的元素嚴格來說也不是一種原創,充其量只能延續故事的發展,並不具有能夠與故事本身融合,給予故事生命的原動力。所以,真正支持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不崩潰的其實除了蘿琳的創意本身,沒有別的。蘿琳創意枯竭之時,也就是哈利波特的故事結束之時;相反的,如果各位覺得哈利波特已經越來越乏味像肥皂劇般了無新意之時,不用懷疑,那是因為蘿琳已經江郎才盡了。這就是所謂的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


基於以上分析,我個人認為蘿琳其實應該見好就收,死撐當初發行多少集的野心對她的名聲和小說的文學價值都有負面的影響。這也是在一開始為什麼我會說奇幻文學經典是3+1部,蘿琳的哈利波特能否成為與前三部並駕齊驅的經典實在是一個大問號。基本上,蘿琳的創意是可敬的,勇於創造一個虛構世界的勇氣和心思也是可敬的;可是故事還沒結束,如果蘿琳能大顯神通另闢出一個戰場或是加入新的原創新的生命讓魔法世界更豐富,那當然是翹起大拇指說經典。但是如果哈利波特照現在這樣繼續下去,我看還是早點讓佛地魔入土為安去仙山賣豆干算了。歹戲拖棚可稱不上是什麼經典啊。(不過嚴格來說,拿蘿琳的童書奇幻文學來跟成人奇幻文學比是有點LP比雞腿....一切都是小弟的私心,不忍心哈利波特以好萊烏式爛帳收場)



我不確定引用有沒有成功,直接貼在著裡好了~
引用網址:http://blog.yam.com/desertrose/archives/15368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虫殿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