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學史剛好唸到魏晉詩歌,其中有提到嵇康,剛好我某阿姨寫到了相同的主題,讓同學們順便複習一下吧!

(p.s.:我轉文沒經過原作者同意,要低調喔XD)

那邊字比較大,要看還是到那裡方便點:原文出處




因鐘嶸的詩品讀嵇康的詩文斷斷續續有一小陣子,總覺得他的二篇文章留給我的的印象實在大大地強於深於他的詩作。

他的“聲無哀樂論“,主要的命題是針對「音」「聲」表現的藝術形式先於一切目的及人的情感的客觀本質進行辯論。這篇文章在中國自古以來把音樂視為教化工具或國家興衰象徵的目的性觀點下,有如千古清音,就只那麼的孤單微弱的一縷異議,在那樣的亂世裡以辯論的方式陳述出來。論文在點出主題後,持相對立場的二方以七難七答完成通篇論述,非常的精采,提出的觀點中許多都是超越他那時代的思考。只是這篇文頗長,要點耐性多讀幾次以了解他各段的詰難與答辨中欲闡明的觀點。從中看出作者對藝術的形式的絕對客觀與自由的堅持。

看完不禁感歎,那樣的亂世,有誰在乎呢,誰願意和他一同去分辨明白呢。這不禁讓人想起世說新語裡以一段短短的文字記錄他臨刑的場景,那一日死刑場上有琴音悠揚,一曲廣陵散用來與這不屬於他的、悲哀的人世告別。這混濁的世界必定容不下這樣太真、太執著的靈魂,在這人世裡,這樣的人只能孤獨且註定要被遺棄的。

在鐘嶸詩品中給嵇康的評論:
【頗似魏文。過為峻切,訐直露才,傷淵雅之致。然託諭清遠,良有鑒裁,亦未失高流矣】

之前覺得鐘嶸對嵇康這段評論前段主要是針對他的品格反映於整體文學創作,而不單只針對詩作,也是由於整體略讀之後,對於評論前段所指出的特點在文章及論文(尤其是他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更能得到較明顥的驗證。

在詩作的表現中,“訐直露才”-直接指摘別人的缺點及自負的程度。我個人覺得比李白的古詩“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或是“醜女來效頻,還家驚四臨”這樣直接譏刺要含蓄和緩得許多。

心想,為什麼自古以來沒有人批評李白“訐直露才,有傷淵雅之致”?

他的四言詩我個人覺很好,【代秋胡歌詩七首】【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首】及【四言詩十一首】每一首都各自獨立,但都隱含下首起興的線索,整個主旨、情感一貫,可作一首完整的長詩來讀。言志雖然執著但情緒平和,讀起來感覺從容。鐘嶸說的【託諭清遠】,在這部份可以有所體會。

被害前在獄中寫的那首【幽憤詩】對自己的個性之所以然,與世多忤以致於「神辱志沮」不能見容深自探索,情感懇切悲愴,感人很深,稍有激憤語應屬人之常情。

幽憤詩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煢靡識。越在繈緥。
母兄鞠育。有慈無威。恃憂肆妲。不訓不師。
爰及冠帶。憑寵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托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闇人。子玉之敗。屢增惟塵。
大人含弘。藏垢懷恥。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創痏。
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
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負宿心。外恧良朋。
仰慕嚴鄭。樂道閒居。與世無營。神氣晏如。
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疏。
理弊患結。卒致囹圄。對答鄙訊。縶此幽阻。
實恥訟冤。時不我與。雖曰義直。神辱志沮。
澡身滄浪。豈云能補。嗈嗈鳴鴈。奮翼北遊。
順時而動。得意忘憂。嗟我憤歎。曾莫能儔。
事與願違。遘茲淹留。窮達有命。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
萬石周慎。安親保榮。世務紛紜。祗攪予情。
安樂必誡。乃終利貞。煌煌靈芝。一生三秀。
予獨何為。有志不就。懲難思復。心焉內疚。
庶勖將來。無馨無臭。采薇山阿。散髮岩岫。
永嘯長吟。頤性養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虫殿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